【孔明网 政策法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工信部印发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工信部规〔2016〕3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6年10月21日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实现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当前工业经济发展的迫切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支撑。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引导和加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转型与升级,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逐步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百万千瓦级核电装备、大型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高速轨道交通、云计算、部分行业应用软件等核心领域,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了高技术船舶、汽车发动机关键部件、高精度冷轧板、碳纤维等重点领域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攻克了包括“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技术”、“甲醇制取低碳烯烃(DMTO)工艺技术”、“高磁能积稀土永磁体”、“铝电解节能重大技术”、“申威SW-3众核处理器”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风力电机等部分领域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第一艘航母交接入列,大型快速高效数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实现向发达国家批量出口,28纳米芯片制程工艺进入量产,核心技术掌控能力显著增强。工业行业标准化工作进展顺利,“十二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共批准发布1.1万余项行业标准,完成了近6000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废止了538项行业标准,进一步优化了标准体系结构。国际标准化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加大,TD-LTE-Advanced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物联网概述”成为ITU发布的第一个物联网国际标准等,提高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规则主导力。截止到2015年12月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石化、钢铁、汽车、纺织、船舶、有色金属等九大行业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超过445万件,“十二五”期间九大行业发明专利申请年均增长率达到26%。 (二)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研发投入逐步加大,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0.84%,比2013年增加0.04个百分点。政府亦持续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财政支持,2014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25%。政产学研各方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不同的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如建立产学研用研发联盟模式、产业园区模式、企业孵化器模式、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模式等,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互动多赢格局。 (三)创新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行业创新支撑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强化,至2015年底,认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87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58家、省级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363家,知识产权标杆企业60家。各方协作搭建了一系列专业性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资本运作、知识产权、标准制定、产品检测、人才服务、企业孵化和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已达511家。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较低,许多研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中试阶段;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较低,组织机制尚不完善;协同创新模式较为单一,缺乏能够长久合作的机制;国家层面的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各方对于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性不足,各类创新平台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撑服务作用尚不明显。 二、面临的形势 (一)新一轮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出新挑战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创新正在加速推进,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处于革命性突破的前夜,颠覆性技术将改变产业形态、组织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对国际经济、政治、军事、安全、外交等产生深刻影响,国际竞争的焦点逐渐由单一技术创新转向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为顺应全球创新体系和创新模式的一系列变革,发达国家不约而同地掀起了以抢占竞争制高点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创新浪潮,纷纷加大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投入与扶持,如美国提出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以促进制造业复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各新兴经济体也加强新技术新产业战略部署,努力抢抓机遇。我国既面临着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被拉大差距的严峻挑战,必须加快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并重点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加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十二五”开局之年的9.5%,一直到收官之年的6.9%,GDP增速逐渐趋于平稳。同时,我国工业化总体已进入中后期阶段,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联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面临“三期叠加”矛盾,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受限,使我国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依靠技术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只有依靠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用先进产能逐步替代落后产能,才能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 (三)创新驱动战略为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供新支撑 技术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包括《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支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也再次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促进我国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能力发展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转变。 ——坚持企业主体。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坚持市场主导。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互补性作用,优化配置资源,提高创新效率。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加强重大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 ——坚持应用牵引。通过应用示范,促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广,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辐射带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坚持协同创新。强化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鼓励联合培养人才,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支持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关键领域科学研究实现原创性重大突破,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究能力明显提升,若干领域创新成果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重点建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及认定100家左右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建设60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加强,认定300家以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1.17%,行业领军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3%。 ——工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61件。 ——标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围绕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制修订标准10000项以上,主导形成国际标准120项以上,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以上,国际标准话语权大幅提升。 四、重点任务和方向 (一)重点任务 1.完善产业创新体系 推动建立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方向选择机制,鼓励创新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机制。 按照《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核心任务,有效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按照“一案一例一策”方式,统筹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专栏1: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 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兼顾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采用企业法人等形式,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开展产业前沿及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科技成果商业化应用、标准制定、公共服务、人才培训、国际合作等工作,提升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和《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布局要求,选择重点产业集聚省市的优势领域,汇聚区域创新资源,由具有业界影响力的企业牵头,以资本为纽带,联合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校、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科研院所或能够整合区域服务的产业园区平台,探索多种产学研协同组建模式,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区域性重大技术需求,探索实现多元化投资、多样化模式和市场化运作,形成新型研发机构。通过打造区域制造业创新平台,作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支撑和补充,推动当地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建设,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具有行业优势的企业,培育和认定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通过开展应用基础、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示范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创新能力,支撑工业转型升级。鼓励各行业协会大力培育行业创新平台,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打造聚集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高地,完善行业创新体系。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源投入,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等责任主体的作用,建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较强技术推广服务能力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规范相关服务标准,开展技术研发、知识产权运用、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提升产业技术基础服务能力。 2.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的体制机制,促进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和创新工程,开展前沿性创新研究。推动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机构的建设,改善科研仪器设备及中试线,大力支持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提升研发能力。争取国家重点建设的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行业骨干企业布局。 选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典型企业,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行业创新发展。引导工业企业重视设计创新,培育一批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鼓励工业企业、工业设计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完善设计领域的创新生态系统。 实施大企业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推广工程,建设一批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微企业、创客等对接的工业创新平台。支持大企业设立产业创投基金。引导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工业聚集区营造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构建各创新主体紧密协作的创新网络,支持示范基地建立完善“双创”平台。 3.加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力度 结合当前产业发展瓶颈及新兴产业发展急需,发挥行业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和高校、科研院所基础作用,组织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挥国家科技计划的引导作用,强化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着力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解决工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瞄准亟需解决的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充分吸纳企业和行业协会提出的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定期研究修订和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明确各行业亟需突破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推动部署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重大工程,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关键核心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 建立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采取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模式,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共性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和工程示范。 4.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深化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开展产业化导向的专利布局,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一批专利组合,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储备。深入培育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打造并强化企业突破核心技术能力、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向产业链高端跃升能力和应对国际纠纷能力,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专栏2: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工程 鼓励和支持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行动,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发挥知识产权标杆示范企业典型带动作用。完善企业主导、多方参与的专利协同运用体系,开展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推进行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产权创造布局、联合运营和收益共享,鼓励和支持行业骨干企业与专业机构在重点领域合作开展知识产权评估、收购、运营和风险预警与应对。支持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服务运营平台,提升行业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5.完善综合标准化体系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加强和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产学研用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扶持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制定我国技术标准,将有代表性的标准推向国际,切实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 专栏3:标准化体系推进工程 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推进两化融合、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基础、5G、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智慧家庭、云计算、大数据等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支持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推动基础通用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与国际接轨,鼓励和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推动我国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6.培育区域创新能力 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加强顶层设计,统筹现有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加快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促进区域技术转移与研发合作。 鼓励各地根据《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状况、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主导作用、中小企业协同配套作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支撑基础作用、行业中介组织的保障服务作用,打造区域型创新平台,支撑当地创新发展。 引导“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创新资源聚集区,建设一批促进产业协同创新的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和服务支撑中心,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二)重点方向 1.发展高效、绿色的原材料工业,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1)钢铁工业 以高效低耗和环境友好为原则,面向深部、复杂难采选矿产资源,开发安全高强度采矿技术与特色选矿工艺。以构建优质、高效、绿色的钢铁制造流程为目标,深度开发节能减排技术、相关工艺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并加快实现产业化应用。开发一批低成本、低消耗、高强度、长寿命、全生命周期减排的钢铁材料,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传统产业升级提出的钢铁材料需求。加快形成我国钢铁材料品种、生产、应用、评价与标准规范体系。 专栏4:钢铁工业重点发展方向 矿产资源:共伴生组分与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技术,国内铁矿、焦煤等资源科学勘探技术,低品位难选矿综合利用技术。 流程、工艺与装备:高炉-转炉长流程和废钢-电炉短流程的关键界面匹配与优化、二次能源高效转化、低品质余热回收利用、节能长寿高炉系统、冶金副产物治理及资源化应用等节能减排技术,洁净钢冶炼系统、高效轧制及热处理、薄带铸钆、无头轧制等工艺装备,两化深度融合的质量管控系统与智能制造系统。 钢铁材料:高铁轮对用钢、新一代超高强汽车钢、高品质冷镦钢等钢铁材料,基于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以及不同服役环境下材料设计与评价、组织控制、精确成型与加工等关键技术装备。 (2)有色金属工业 开展成矿区带与矿产资源基地深边部成矿潜力评价与成矿预测综合技术方法研究,增强资源保障能力,研发深部、大型复杂金属矿绿色安全高效开采技术,建设智能矿山和智慧矿山,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短流程清洁冶金技术,废杂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与装备为开发重点,进一步推动产业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研发低能耗短流程、高效高精度加工等新技术、新工艺及装备,掌握大规格材料稳定批量制备技术以及表面防护、连接等多种应用技术。积极提升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 专栏5:有色金属工业重点发展方向 矿产资源:无人采矿技术装备及智能控制技术,难处理金属矿和战略稀缺资源清洁高效提取利用关键技术,高效绿色选冶药剂。 节能环保与循环利用:冶炼渣和尾矿综合利用技术,废水治理及循环回用技术,冶炼烟气治理及余热利用技术,废铅物料循环利用技术与装备,高铝粉煤灰酸法提取氧化铝及综合利用技术。 有色金属材料与加工:高性能大规格铝、镁、钛、铜合金材料制备及精密成形工艺与控制、服役性能评价等技术,大型复杂截面型材、管材、锻件等技术,高纯金属、稀有稀贵金属材料制备、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低成本化等应用技术与成套工艺,难熔金属成型、大尺寸靶材、功能梯度系列硬质合金、高球形度合金粉及丝材、电子浆料及催化材料等制备技术。 重大装备:高效节能采选冶大型装备和先进控制装备与系统、大规格高性能合金锭坯铸造机、大型主承力锻件多向等温模锻压机、大型复杂整体壁板蠕变时效成形成套装备、超薄壁大型筒形件精密旋压成形机、大规格板材连续辊底淬火-多级时效热处理装备。 (3)石化和化学工业 开发高性能合成树脂、高效绿色阻燃材料、高性能合成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高端石化产品的制备加工技术。突破石油炼制技术,满足质量升级需求,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开展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发展生物化工,进一步降低石化行业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开发高效、环保新型肥料等创新产品及新型肥料增效技术,开发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品种。突破典型无机产品、有机产品和关键中间体的绿色制造工艺。 (来源:工信部)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