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网 政策法规】日前,记者获悉,湖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纲要》提出要实施九大任务并发展十大重点领域,到2025年冲入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方阵。 湖北印发行动纲要 冲刺制造强省方阵 “要实现制造强省,除了出台行动纲要这类战略,还需要更好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日前,湖北省政府参事彭智敏向记者介绍,比如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就是支持“制造强省”的创举。 排名目标湖北造“5年进两位” 《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中分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制造业发展环境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而国家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战略,为湖北建设工业强省开辟了新的领域。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湖北全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722亿元,总量位列全国第8位,具备了建设制造强省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湖北科技资源富集,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加速阶段,“四化”同步、并联推进的后发优势明显,制造业发展的潜力空间和回旋余地更大。 但是,湖北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制造业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对此进行了列举:产业层次不高,大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中低端;智能制造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信息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不足;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品不多等方面。 行动纲要认为,《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湖北必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坚定不移推进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转变,力争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为此,行动纲要确定了湖北制造业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湖北制造业总量进入全国前6位,制造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强省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25年,湖北制造业在全国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进入全国制造强省第一方阵。 十大领域将现突破性发展 2015年12月29日,湖北省召开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暨全省工业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专题部署《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并安排了“十三五”和2016年工业经济工作。 在这次会议上,湖北省省长王国生强调,要着力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等九大工程,努力在“两化”深度融合等九个方面取得新突破,着力实施十大项目包,努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十大领域实现突破性发展。 记者了解到,这九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也是《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中制定的主要任务和重点发展方向。其中,九大工程包括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企业精细化管理推广工程、智能化技改工程、服务型制造示范工程、清洁生产示范工程、制造业国际化工程、企业家培育工程。这些工程中主要提出了一些项目建设目标,比如制造中心建设工程中提出到2020年,制造国际化工程中,提出培育15到20家百亿规模的跨国集团。 十大重点领域则包括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专用车、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航空航天装备、北斗、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装备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 六大政策措施确保蓝图实现 目标已经明确,如何确保实现美好蓝图?记者了解到,为推动九大工程及十大重点领域发展任务的落实,《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提出六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保障。 其中,在组织实施机制上,成立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的《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省制造业发展重大项目布局,同时,建立湖北省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项目库,并对项目进行滚动管理和分阶段考核。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将创新省级发展评估考评机制,实施能耗强度、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总量“三级双控”目标分解考核考评机制,开展碳排放、排污权、水权交易等试点。 在财税政策方面,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出资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加大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自主创新等先进制造业的支持,推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 在金融扶持政策上,开展园区投融资试点,尝试BOT(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PPP模式(公私合作模式)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发展,并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制造企业特点的产品和服务,优先在先进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贷款和租赁资产证券化试点。 同时,完善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在省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中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子基金,鼓励支持各市(州)政府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规模,引导推动社会资本进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此外,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将推动推进政府与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大知识产权保护、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