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网 门户 政策法规 行业法规 电子信息 查看内容

农业部正式启动物联农业试点工程

2017-1-4 02:39 查看: 163 来自: 孔明网

  孔明网摘要:众所周知,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自动、智能化生产带来更强的技术支持,在农业部此前的有关政策中也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农业物联网应用的探索。日前,农业部将正式启动农业物联网的试点工作。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近十年来,我国的无线传感技术已在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用于农情长势与病虫害监测、农业灌溉自动化、农机监控调度、淡水养殖水质监测、畜禽养殖园区气体排放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等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我国在农业物联网技术领域开展的研究涵盖了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溯源等多个领域,初步实现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生产与农产品流通等环节信息的实时获取与数据共享,保证了产前正确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中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节本增效,产后高效流通并实现安全追溯,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的农业物联网技术为建立一个面向全国的、统一的、开放共享的食品安全监控网络系统提供了可能。但我国的农业物联网还处于产业启动期,为了突破规模化应用的障碍,需要多方合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重点领域应用的开展。本项目将构建农业物联网顶层架构,凝聚多方智慧,合作打造我国的农业物联网产业链。
  
  农业部网站5月6日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及《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部日前印发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
  
  该试验工程的目标为,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理论研究,探索农业物联网应用主攻方向、重点领域、发展模式及推进路径;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构建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标准、政策体系;构建农业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产学研和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创新机制和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适时开展成功经验模式的推广应用。
  
  该方案表示,将首先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天津、上海、安徽三省市率先开展试点试验工作,具体为:天津设施农业与水产养殖物联网试验区、上海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验区、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