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网摘要: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正式印发《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关于物联网的首个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 针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不够完善的现状,《规划》提出了要在“十二五”期间,培育10个产业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 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和标准构建 总体来看,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协同处理、智能计算等物联网的关键领域,我国开展了多年技术攻关,已取得许多成果。在技术标准的研制上,我国已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WG7)的主导国之一。 虽然我国物联网在技术研发、标准研制等领域颇有建树,但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与国外差距仍比较大。 据此,《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同时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 在具体操作上,《规划》按照物联网技术的四大体系,即信息感知、传输、处理以及共性技术,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予以重点支持的领域。 《规划》明确,应提升感知技术水平,重点支持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嵌入式软件的研发以及位置感知技术等关键设备的研制;大力推进传输技术突破,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新型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节点的研发;加强处理技术研究,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的研究;巩固共性技术基础,重点支持物联网核心芯片及传感器微型化制造、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研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