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网 门户 政策法规 行业法规 电子信息 查看内容

装备制造业:技术为王 内外兼修

2017-1-4 02:48 查看: 273 来自: 孔明网

        中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一些优秀本土制造企业也被寄予厚望,期待成为“自主创新”的典范。考虑到装备制造业与国民经济互为优先的关系,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及政府大力扶持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已进入总量与质量齐升发展阶段。

  行业诊断:方兴未艾

  装备制造业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主要包括工程机械、机床、电力设备、轨道交通、油气输送管道等。由于产品并非直接面对一般消费者,装备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大多建立在“B2B”的基础之上。尽管低成本制造能力被看做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但面对复杂的产品适用条件,优势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稳固的零配件供给、精益制造能力、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提供融资租赁等方面。还有,就是对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把握能力。

  中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但种种迹象表明,优秀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与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 、日本小松(KOMATSU)等跨国公司还有很大差距,特别体现在产业链上游零配件配套能力以及下游渠道建设与销售模式上。

  目前,中国拥有各类通用零配件生产企业1000 家以上,规模普遍较小。关键零部件,如发动机、变速器、液压元器件等的核心技术与市场供给主要掌控在欧美日等地区和国家企业手中。

  在产业链下游,装备制造产品主要销售模式为代理商和订单直销。代理商销售模式对通用型产品具有一定效应,而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准入门槛较严、市场集中度较高的产品,其销售模式会受到产品价格、售后服务、产品稳定性等因素影响。在这些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利润与技术支撑,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则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劣势,难以建立起符合市场多样化需求的商业模式以赢得高端市场。

  政策解读:两条腿走路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这决定了:1)它的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存在一致性,行业整体波动周期与GDP 增长波动相一致。2)它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的总体特点是总量增长。未来5~10年,中国政府已确定质量优先的发展策略,这有赖于装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的提升。

  考虑到装备制造业与国民经济互为优先的关系,在中国经济战略转型及政府大力扶持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已进入总量与质量齐升发展阶段。根据规划,中国政府未来5~10年将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固定资产建设,加快并完善城市化水平。这些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集中在高效清洁发电、特高压变电、煤矿与金属矿采掘、天然气管道输送和液化储运、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

  就目前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中国政府在任何一个重点工程领域内的投入及设备采购总额,都完全可以培育出一个全球行业第一。换句话说,这些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建设超越了美国当年最伟大的公共建设项目:国家州际和国防公路系统,中国政府必将,也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全力提升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对于如何提升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竞争力,振兴规划中已提出明确思路:

  第一,内部挖潜,产学研结合。

  振兴规划要求:“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院所走进企业,支持企业培养壮大研发队伍。 ”典型公司有中联重科、山河智能、时代新材等,这些公司依托于高校科研人员、国有研究院或大型企业集团研究部门,在细分市场取得快速增长。考虑到近几年国有科研院所已大规模市场化改制,我们相信其研发能力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显现,善于整合此类资源的公司将获益匪浅。

  第二,外部整合。

  我们将“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策要求进行分解,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个连续但并非一致行动的过程。从实现方式看,以上策略有三种途径:1)“偷”,将国外产品买进来进行“扒皮”,逐层分解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平。2)市场换技术,这种模式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较为通行,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3)市场换股权,这种模式的兴起,一方面源于其他模式逐渐被否定,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后企业外向性整合能力的提升。

  未来赢家:抓住确定性机会缩短时间成本

  我们看好电力设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数控机床等行业的发展,同时对私人公司参与其中充满期待。而且我们认为,在未来 5~10 年内,中国会诞生一批装备制造行业内的全球隐形冠军型公司,成为全新“中国制造”的楷模。

  国内公司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潜能巨大,其机会存在于:

  1)科研院所改制

  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如中联重科,通过理顺利益者关系与厘清国有资产,民营公司可充分整合其研发体系,获得高速成长。

  2)海外收购

  典型代表是中国机床行业,包括大连机床、沈阳机床、秦川发展等国内大型机床生产企业,在过去几年通过收购发达国家机床企业提升了研发实力与产品竞争力。其中, 许多德国老牌机床生产企业陷入困境,通过与中国厂商的合作也重新找到了市场。

  3) 国有企业改制与行业整合

  典型公司如天马股份。20年前的这家村办企业已发展为中国轴承行业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返回顶部